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人民日报]卫兴华:市场经济与诚信缺失
时间:2006.03.24

人们常说,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如果从要求和强调市场经济中的行为人应该诚实守信的意义上说,这是可以的。但实际上,市场经济并不内在地必然是信用经济,否则就不会出现信用危机了。说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是从要求的意义上说的,而不是从客观必然性上说的。这与说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不同

。市场竞争、追求利润最大化,在市场经济中具有必然性,是客观规律性的东西。市场经济应当讲诚信,但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能出现诚信缺失。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竞争中,有三种获利情况:一是通过效率与诚信并重,达到个人利益最大化与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统一;二是通过合法途径追求利润,不搞不正当竞争,不搞商业欺诈,利己而不损人;三是唯利是图,不讲信用,搞不正当竞争,采取损人利己的方法牟取利润。第三种情况的存在表明,市场经济并不内在地必然是信用经济,也可能出现诚信缺失甚至爆发信用危机。

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诚信缺失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市场经济不成熟、不完善。诚然,不成熟、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为暗箱操作、造假行骗提供了更多空隙,但成熟和发达的市场经济只会减少而难以完全消除信用危机。近年来美国的安然公司造假事件、日本的“活力门丑闻”等,就是这方面的例子。我国的诚信缺失现象,主要也是由于上述第三种情况扩大、蔓延造成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诚信缺失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人理性有关,是市场经济对利益的过度强调使人们失去了诚信。但我认为,这两者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事实上,经济人理性与诚信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正是由于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使人们不可能自我满足,所以人与人之间才互相合作,合作就需要诚信。也就是说,硬币的一面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另一面是只有诚信才能更好地实现利益最大化,如上述第一种情况那样。可见,经济人理性与诚信可以相辅相成,并不必然是对立的。

又有一种观点认为,信息不对称是诚信缺失的原因。其理由是,由于契约是不完备的,合约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从而使机会主义者有机可乘,诚信被破坏。其实,信息不对称是常态。正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才需要强调诚信,通过诚信建立一种交易秩序。因而,信息不对称作为既定条件,只是为诚信缺失提供了可能,而不一定必然导致诚信缺失。否则,就只能永远存在信用危机而根本无法治理了。

那么,我国当前诚信缺失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看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体制转轨。同美国“安然事件”等诚信问题不同,我国的诚信缺失与体制转轨有直接联系。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经济运行依靠权力维系,通过指令与计划建立经济秩序、配置资源,不存在竞争,搞损人利己、假冒伪劣的空间很小。市场经济关系要靠契约维系,而遵守契约离不开诚实守信。这就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秩序,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加之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健全,因而弄虚作假、损人利己的空间和机会比较多,失信行为更容易发生。第二,政府职能错位、缺位,行为不规范。如某些政府官员以权谋私、弄虚作假的行为损害了政府形象,地方政府出于地方保护主义而对假冒伪劣商品包庇和纵容,一些地方政府上的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第三,信用管理制度和法律不健全。第四,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弱,守信收益小,失信成本低,以致劣币驱逐良币、李鬼打败李逵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传统文化道德的作用削弱或丧失、新的文化道德体系还未建立等等,也是诚信缺失的原因。

正确认识诚信缺失的原因,可以澄清一些认识误区,并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真正解决诚信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卫兴华)


(编辑:郭燕)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