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网]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写作与表达中心 推进通识写作人才培养
——中国人民大学写作与表达课程建设进展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2024.06.18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中国人民大学进行写作与表达通识课程建设,并于近日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写作与表达中心。

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写作与表达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专门负责全校本科生写作与表达能力培养,构建相应训练体系的校级教辅单位。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中心力图解决将学生“知识储备”转换为“知识输出”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升学生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令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新写作能力和出色表达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深入落实通识核心教育,在通识写作方面,开设写作与表达系列训练课程群,打造写作与表达工作坊/训练营,逐步构建覆盖全体本科生的训练体系,形成具有鲜明人大特色的写作与表达能力培养新模式。

该中心主要承担三方面工作。第一,构建训练体系。包括课程体系和工作坊/训练营,以及一系列写作与表达活动。与此同时,组织开展写作与表达训练沙龙、人工智能+写作/表达、写作大赛、演讲大赛等,以及广泛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等开展多种类型的“写作与表达大讲堂”系列讲座,培养学生掌握不同情境下的写作技能与思考范式。

第二,组建师资队伍。中心建设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体,外聘课程教师及校外专家为重要补充,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在研究生中遴选具有良好写作或表达能力的助教,并按照每20名学生至少1个助教(每40人教学班2名助教)的标准为训练课程配备助教。每位教师结合自身学术经历和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助教参与到写作讨论与作业批改之中,组织学生积极表达,共同思考,形成教师、助教、学生三者协同发力的教学空间,教学相长、彼此提升。

第三,组织日常运营。中心进行数字资源建设,建设慕课、虚拟仿真平台及数据库,构建多元媒体矩阵。开展专题写作与表达训练活动,反思人工智能时代的写作伦理,在实践中提升学生写作水平。例如。举办“笔墨流觞”接龙写作大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举办“弗兰肯斯坦之梦:ChatGPT的文学艺术创作”对谈活动,探讨人工智能与写作的结合。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写作与表达中心主任陈剑澜表示,“让笔端更自如、让心态更开放、让思维更锐利、让素养更厚重、让品德更高尚”是中国人民大学写作与表达中心的建设理念,未来该中心将继续秉持以学生为本位,完善通识写作课程体系,构建一套人大特色的通识写作教育模式,有效提升全体本科生的写作与表达能力,培育新时代通识写作人才。

原文链接:[中国社会科学网]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写作与表达中心 推进通识写作人才培养


编辑:王诗韵
责任编辑: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