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报]俞国良 陈紫薇:发挥社会验证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时间:2024.07.17

人们习惯于在认知和行为上与社会群体保持一致,在构建、理解现实时,希望“自己对现实的感知”与“多数人对现实的感知”具有一致性,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验证。它是指主观现实与社会现实的一致性状态。主观现实是“个人感知到的现实”,指个体内部心理状态的总和,如动机、态度、情绪、记忆、经历、身份等,为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提供个体信息;社会现实是“群体感知到的现实”,指个体所在社会群体的规范、准则、风俗、习惯、叙事的总和,为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提供社会信息。社会验证通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似性和适应性,使人们体会到自身与所在社会群体之间具有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增加安全感、归属感等积极心理感受,在保证人们心理内稳态的同时,为维护心理健康提供坚实基础。

社会验证的波动性

人们总以为自己的感受体验是对现实世界的完美复刻,实际并不尽然。与社会现实的真实情况相比,主观现实往往存在着偏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人们的感知觉存在偏差。感知觉遵循自上而下的加工模式,人们根据以往的记忆和经验对外界刺激进行加工,这使得个人对现实的感知并非仅仅是刺激信号在神经系统中传导的结果,反而因为先前经验的存在而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其次,人们的记忆存在偏差。人们普遍存在“由果推因”的记忆倾向,会根据事情的结果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再据此填补、替换事件相关记忆,导致人们头脑中的记忆与真实情况有所出入。最后,人们的自我认知存在偏差。例如,有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贬低过去的自己,尤其在自己认为重要的个性特质方面。一句话,主观现实强调人们通过自己的感知搭建现实、理解现实,强调个人体验,即使针对同一事物,不同人的认识也可能由于态度、记忆、情绪上的差异有所不同。因此,主观现实具有偏差,并不等同于真正的客观现实情况。

同样,客观现实是清晰的、明确的,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但社会现实则具有模糊性。社会现实是社会群体的约定俗成,代表多数人认知和行为的倾向,却并不一定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例如,作为社会现实的一种特殊形式,刻板印象可能是优势群体对少数群体存在的动机与认知偏见,与现实情况相差甚远,却很少有研究者对刻板印象的真实性进行检验,导致社会群体对此信以为真。更糟糕的情形是,一般情况下,人们往往用社会现实来代替客观现实,并依此对社会现实进行解释。其结果是模糊、错误的社会现实提供了错误信息,引导人们进行脱离客观现实的错误诠释。毫无疑问,社会现实的模糊性增加了主观现实与社会现实产生矛盾、冲突的风险,从而也增加了人们罹患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当人们发觉自己与周围群体格格不入,行为准则和社会价值观大相径庭时,就会产生“无效体验”,表现出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严重时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主观现实和社会现实的特点,导致了社会验证的波动性以及无效体验的常态化。社会验证理论认为,人们为保持或达成社会验证,防止或减轻无效体验,会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在无效体验唤醒前,人们往往使用“回避”策略维护社会验证。在无效体验唤醒后,人们则使用缓解策略降低消极感受,达成“社会验证”。同时,在必要时采取疏远策略,防止自己长期受制于归属感威胁,预防慢性无效对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的严重风险。

社会验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社会验证中无效是一种消极情绪体验,对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社会验证”中主观现实和社会现实的一致性,则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这种积极作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

一是社会验证状态能满足人们的归属感需要,进而带来积极心理品质,增进心理健康。人天生需要和他人进行交往,建立安全、紧密的人际联系,并归属于某一群体,被社会群体所接纳。满足归属感是个体实现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尽管归属感是一种主观感受,但它的获得却与社会现实息息相关。社会现实为群体氛围和人际环境提供了方向,决定了哪些心理或行为可以获得归属感;而主观现实则为认知和行为奠定了基础,决定了人们在群体中具体的行动和心理过程。换言之,归属感是主观现实和社会现实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时,归属感也是寻求社会验证的动力。归属于社会群体的基本需要,要求人们努力和社会现实保持一致。一旦面临主观现实和社会现实的差异,归属感受到威胁,人们将感受到基本需要被剥夺的消极情绪体验,这将会激活一系列行为策略,以消除无效,最终维护个体的归属感。

二是社会验证帮助自我完成与他人、社会两个系统的协调,促进心理和谐,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和谐是指人的基本心理过程和内容之间彼此协调且保持稳定。人们如果达到心理和谐,就会有较为稳定的内部心理状态,同时表现出亲社会环境适应性,其心理健康状态也会更加稳定。社会验证与心理和谐相互作用、彼此促进。一方面,社会验证是心理和谐的基础。当人们处于社会验证状态时,能够感受到自己归属于社会群体,这促使他们更多地参与社会,积极主动地解决个人与他人、社会间的矛盾,从而促进人与各个社会系统间的协调,最终培养心理和谐。另一方面,心理和谐帮助人们达成社会验证。心理和谐代表着健康的心理能力,决定了人们通过各种途径达成社会验证的能力。在达成社会验证的过程中,协调的认知模式使人们在选择各种行为策略时更具灵活性,温暖的人际支持系统保证人们在疏远策略中的松弛感,缓解脱离群体带来的焦虑和孤独感。在面对无效体验时,有效的情绪调节帮助人们面对、摆脱消极体验。人格健全发展的个体更有可能在“肯定”策略下提高自尊,抵御“无效”。

社会验证赋能心理健康研究与实践

社会验证开拓心理健康理论研究思路,完善心理健康的衡量指标。当前心理健康的概念和结构尚不清晰,这导致研究者在测量心理健康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多以具体心理健康问题为导向,如焦虑、抑郁、自我伤害等,并将其作为主要衡量指标;二是部分研究使用多个量表测量心理健康,可能造成被试实验任务过重,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诠释困难。然而,单纯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问题和精神疾病可能会以偏概全。社会验证理论认为,人是“社会中的人”,受制于社会现实,所以心理健康也应放在社会现实中考量,应该将人们在各社会关系系统中的适应性指标纳入心理健康的范畴。因此,心理健康研究应注重构建心理和谐框架下的心理健康评价体系,并在心理测量研究中推进心理健康结构的探索和完善。

社会验证优化心理健康工作实践思路,注入更多社会群体视角。在微观层面,增加以培养归属感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现有的教育干预方案较少将归属感培养作为干预的主要方面,多数干预仍以问题行为或心理健康问题的减少为主,部分包括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如正念、同情心以及亲社会行为训练等。以培养归属感为目标的心理干预可能对心理健康问题带来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因此,应提高归属感培养在心理健康教育干预中的地位,增加以不同社会群体为单位的心理团体辅导,如小组、班级、学校等,在心理健康训练和心理素质拓展的实践中提高群体成员获得归属感的能力。

在中观层面,要特别关注少数群体的心理健康状态。与成员数量较多的社会群体相比,少数群体可能会受到更多歧视和偏见。主观现实与社会现实间的差异是他们长期面临的困境,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少数群体面临更高的慢性无效风险。比如,残疾人身体上的失能直接导致工作类型受限,人际关系受损,进而造成低水平的幸福感和更多的情绪问题,严重时会发展为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因此,现实生活中需要更加关注少数群体成员的心理健康,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服务资源上的倾斜,在尊重群体差异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社会认同感、归属感,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在宏观层面,应努力建设心理和谐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和谐社会是心理和谐以及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地区间全方位高质量均衡发展不断推进,群体间的资源公平分配制度不断优化,社会各民族、各地区、各群体成员的生活质量差异大大降低,这减少了主观现实(个人生活质量)和社会现实(社会总体经济水平)间的差异。同时,公平法治社会的建立、健全,大大增强了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在面临无效体验时能够积极调整,适应环境。因此,要继续在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实现协调均衡发展,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为人们的心理和谐、心理健康固本强基。

(作者俞国良,系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平台首席专家、教授; 陈紫薇,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原文刊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7月17日第5版。)

原文链接:[中国社会科学报]俞国良 陈紫薇:发挥社会验证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编辑:胡海雨
责任编辑:董涵琪